晉國都城遺產價值與申遺學術交流活動于12月11日-13日在晉國早期都城所在地——山西省曲沃縣舉行。多名國內考古界文化遺產保護界知名專家,就晉國都城和三晉都城遺址的價值與申遺的可能性和途徑進行討論,為晉國都城和三晉都城遺址申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路徑。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長期以來,就有“華夏文明看山西”之說,這里所說的三晉大地——山西就要從古晉國說起。
上世紀九十年代,曲村——天馬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九代十九座晉侯及其夫人墓葬發掘出土,萬余件珍貴的銘文青銅器、
玉器等為研究西周列王編年提供了實證,揭開了紛爭千年的晉國始封地謎底,不僅彌補了史書對于晉國歷史的記載空缺,充實
了晉文化編年,而且有力佐證了曲沃就是古晉國的始封地,是晉國早期都城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充分證明曲沃“三晉之源”
的名號當之無愧。
晉侯墓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其青銅器品類齊全,有些屬于出土文物孤品,尤其數套編鐘,時隔3000年仍能奏出空靈生動的
樂音,打破宮商角徵羽音節結構和音域跨度,是研究中華音樂史難得的實物佐證;其玉器琢工精良、造型獨特,對玉料產地、制
作工藝研究很有借鑒,大大拓寬了晉文化乃至中國古文化的研究領域和深度,展示了一幅瑰麗的史詩畫卷。
晉國建立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弟叔虞在古唐國,其子燮父改唐為晉,由此拉開了晉國及晉文化的序幕。叔虞實行的“啟以
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國方略使這里呈現出民族融合、社會安定、農業豐收的喜人局面,叔虞高超的政治智慧對晉文化的延續
發展極其重要,這也充分體現了晉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直到今天任然有十分可觀的借鑒意義。
晉國初封,只不過是“河汾以東方百里”的小國,經過歷代有作為的國君的奮斗,很快成為“天下莫強焉”的大國。其中武
公興晉、獻公強晉、文公稱霸、襄公續烈等等都創造了晉國歷史的輝煌,依此也成就了晉國長達600多年的霸業。我們都為有這
樣的祖先感到驕傲,為能生長在英雄輩出的沃土上感到自豪。
晉文化有多重要,從我國歷史上兩部千古名典中可見一斑。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左傳》中,關于古晉國的
記載有四分之一;而作為我國第一部按國記事的國別體史書《國語》里記載晉人晉語就占了一半還多。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晉文化是整個中華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晉國史中多有演繹
和呈現。比如董狐的秉筆直書、晉文公的退避三舍、從亡諸臣的勠力合作、晉悼公的勤政自強、先軫的忠貞殉國等,史為今鑒、
今以史延??梢哉f,歷經數千年洗禮的許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在晉文化和晉國史中都有所體現。
武公順應民心統一晉國;獻公尊周攘夷開疆拓土,強大了晉國;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回國立君后勤政愛民、兼聽則明、從
諫如流,終成功蓋齊桓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恢弘霸業;悼公肅正為官之風,任人唯賢,能臣濟濟、各司其職,官風正民氣順,
創立了九合諸侯的輝煌業績。等等這些都為歷代君王治國理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所以,我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晉
文化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在晉文化涓涓綿延的滋養下,曲沃這方寶地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有的以文治武功澤被后世,有的以高風亮節千古垂范,有的則以先進技術造福百姓……元代著名政治家、醫學家許國禎官至禮部尚書、翰林院集賢大學士,他提出的節財賦、明法律、嚴武備、建學校、立廟儀等建議,多被采納推行;明代著名學者曹端提出的為官箴言“公生明、廉生威”流傳數百年,成為歷代為官從政者的座右銘;明末清初官至兵部尚書的賈漢復為官期間興水利、重教育、惠百姓的義舉永載史冊,為四方黎民稱頌;在曲沃豐厚文脈滋養中成長起來的明末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顧炎武在曲沃宜園完成了煌煌巨著《日知錄》,其中“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曠世吶喊激勵著一代代優秀華夏兒女……
從曲沃這方熱土上滋養起來的晉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它是先秦文化的突出代表,與相同歷史時期的中國文化交相輝映、融合發展,譜寫了中華優秀文化的波瀾壯闊。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了蹚出一條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徑,曲沃縣委縣政府圍繞“爭當新標桿、打造新高地、建設
新曲沃”戰略目標,突出“三晉文明源頭游”、“游山西曲沃,讀春秋歷史”品牌鍛造,縱深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
在成功申報千年古縣和中國成語典故之鄉的基礎上,實施文旅產業融合,傾力打造了以“六大景區、四大園林”為核心,以“晉文
化”為提領,多種文化元素交相輝映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同時,以保護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歷史擔當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堅定決
心,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做出了晉國都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大決策。
此舉將有力激發全縣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覺,根植了砥礪奮進的強大基因,充盈著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沉淀數千年文化
肌理的晉都曲沃,必將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絢麗光彩。